跳到內容
平等EQUALITY 機會OPPORTUNITIES 獨立INDEPENDENCE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2023/02/06

【新聞稿】回應《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促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

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有助 1) 配合《藍圖》發展方向;2) 鼓勵殘疾人士跨區求診;3) 舒緩照顧者壓力;4) 減輕基層殘疾人士醫療負擔

20221219日,醫務衛生局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本會歡迎當局有關針對基層醫療健康系統制定發展方向及策略,惟在醫療券優化措施上未有惠及殘疾人士,本會感到非常失望。下年度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本會希望再次反映殘疾人士使用醫療服務上遇到的困難,並促請有關當局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盡快與相關團體會見商討。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一直關注視障人士使用醫療服務質素及權利,並提倡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2020年,本會進行一項有關視障人士使用醫療服務之問卷調查,發現不少受訪者因經濟因素和公營醫療系統限制,而未能得到及時治理。過往多個殘疾團體曾向政府要求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反映意見,但至今仍未得到任何正面回應。因此,我們再次促請政府正視有關問題。

 

1.殘疾人士醫療券可配合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發展方向

《藍圖》提出以預防為重、鼓勵「小病在社區」及家庭醫生等多項策略。事實上,如政府能配合推行殘疾人士醫療券,正正可與《藍圖》的發展方向一致,成效定必更為顯著。現時部份有需要人士,因種種原因仍需要完全依賴公營醫療系統,使香港醫療系統負擔甚重。而殘疾人士醫療券就可鼓勵殘疾病患者透過家庭醫生妥善管理慢性疾病,以及有需要時可盡早得到治理。不過現在因缺乏經濟支援下,殘疾人士難以負擔昂貴私營醫療服務費用。既然《藍圖》願景是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我們認為有關當局不應忽略對殘疾人士的醫療支援。

 

2. 殘疾人士跨區求診有障礙

由於公營醫院或診所未必鄰近居住地方,自理能力較低的殘疾人士難以獨立跨區求診。以新失明人士為例,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接受復康訓練,在訓練期間需要家人或義工陪診。不過,往往預約義工服務需時,當他們遇到醫療需要時,包括需要定期覆疹時未必可以即時得到協助。但正如《藍圖》所提出的方向,一些慢性疾病的定期管理絕對可以善用私營醫療系統,所以,如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相信會鼓勵他們選擇鄰近居住地區的家庭醫生解決部份醫療需要。
 

3. 昂貴醫療費用及輪候時間過長 增加照顧者負擔

不少殘疾人士的醫療費用由其他家庭成員承擔,而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過長,除了對病人造成影響之外,照顧者亦需要付出額外陪診時間。現時,政府鼓勵殘疾人士在社區生活,理應推行各項措施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例如在醫療費用上提供更多支援,讓殘疾人士可彈性地選擇醫療服務,有助減少照顧者因陪診時間過長所帶來的壓力。

 

4. 殘疾人士就業困難 難以負擔私營醫療服務

根據統計處2021年《第63號專題報告書—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P.30&32)所顯示,殘疾人士失業率為11%;約三成就業殘疾人士每月收入低於$10,000;就業殘疾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14,000)較整體就業人口($17,700)收入中位數低。這些數據反映不少殘疾人士屬於基層人士,難以負擔私營醫療費用或購買醫療保險,只能依賴公營醫療系統,而在公營醫療長期超負荷情況下,所享用醫療服務得不到質素保障。然而,現時政府為殘疾人士所提供各項醫療援助項目主要針對指定疾病及藥物,並非在急性疾病或管理慢性疾病方面提供財政支援。

 

綜合上述理由,本會認為政府推行殘疾人士醫療券是必要和迫切的,希望有關當局積極了解殘疾人士的醫療需要,並展開有關政策研究工作,盡快與相關殘疾團體會面。


 

<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