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刊物
第217期 第二部份 (2025年10月版)
丙部
數碼科技剪報
1. 升線定降級?Apple TV+ 將變 Apple TV
不少 Apple 產品都有在等待升級之列,其中包括 Apple TV 4K 機頂盒,有好大機會加入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今日 Apple 宣布 12 月 12 日《F1 大電影》會放到串流平台上播放,但內容卻指出 Apple TV+ 將會變成 Apple TV,到底只是名稱上的改變?還是 Apple 稍後會重整這個串流娛樂平台?
Apple 在10 月 13 日發出新聞稿,公布會在 12 月 12 日(星期五),開始在串流平台上播放,本來此新聞相當普通,每套電影都會有上串流平台的一日。但奇在新聞稿尾段,提到: 「Apple TV+ 將會簡單稱為 Apple TV,藉由這個新的身份,向全球的 Apple TV 發放」。由此公布 Apple TV+ 的名稱將會慢慢淡出,藉以簡化層層疊的月費訂閱與單套電影購買的收費概念。
另一消息指,Apple 正積極與 FIA 洽談有關 F1 大賽車的直播權,有機會在 2026 年賽季開始,作為 Apple TV 串流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下星期將會是 F1 美國站賽期,屆時有機會有好消息公佈。
相關新聞報導:
https://www.pcmarket.com.hk/apple-tv-loses-the-plus/
2. FCC 擬撤銷香港電訊在美通訊牌 指與中國聯通有關聯涉國安風險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二(15日)宣佈,正啟動程序,準備撤銷香港電訊國際有限公司(HKT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美國提供本地及國際通訊服務的許可,理由是該公司與中國聯通(美洲)有關聯,而中國聯通早前已被美方列入「受監管名單」(Covered List),涉及國家安全風險。
FCC 指出,委員會旗下的國際事務辦公室(OIA)、有線競爭局(WCB)及執法局(EB)已向 HKT 及其多間全資子公司發出「說明令」(Order to Show Cause),要求他們解釋為何 FCC 不應展開正式撤牌行動。
FCC 主席布蘭登・卡爾(Brendan Carr)在聲明中表示,這是 FCC 持續防範「中共控制的電訊企業」滲入美國通訊網絡的行動之一。他強調:「HKT 作為中國聯通的關聯公司,我們今天採取的行動是確保美國通訊網絡安全和完整的重要一步。」
FCC 指出,過去幾年委員會已多次在兩黨一致支持及國安機構建議下,拒絕或撤銷中國國企的美國電訊牌照,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Pacific Networks 及 ComNet(美國)等。
是次行動亦涉及香港電訊旗下的多間子公司,包括 PCCW Global Inc.、PCCW Global Limited、Gateway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 及 PCCW Global (UK) Limited。FCC 要求這些公司在指定期限內提交陳述,說明為何不應根據《通信法》第 214 條被撤銷授權。
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最終撤銷香港電訊(HKT)在美國的通訊牌照,對香港市民的日常上網、電話及本地電訊服務影響不大,但對母公司 PCCW 的國際業務將構成壓力。HKT 將失去在美提供跨境通訊與企業連線服務的資格,或需改經第三方轉接,增加成本並削弱競爭力。業界預期,事件主要影響 PCCW 的海外拓展及國際合作信任,象徵中美在電訊與科技領域的審查與脫鈎趨勢持續升溫。
相關新聞報導:
https://www.pcmarket.com.hk/fcc-moves-expel-hong-kong-telecom-us-telecom-networks/
3. Google 將 Nano Banana 整合入 NotebookLM、Photos 及搜尋工具
上線即大紅的 Nano Banana AI 圖像生成、編輯器現在被 Google 應用到了更多領域,NotebookLM、Photos 及搜尋工具都將整合相關功能。其中 NotebookLM 的變化最為明顯,Nano Banana 會為其帶來白板、水彩畫、復古印花、傳統、紙藝、動漫共 6 種全新影片概覽樣式。它還能基於來源內容生成情境化插圖,並提供製作 Briefs 微影片的選項。根據官方說法,這次以 AI 為主的更新會於本週內率先向 NotebookLM Pro 訂戶推出,「未來幾週」再擴展到所有用家。
而 Google 搜尋工具在整合 Nano Banana 以後,就能根據使用者的提示語對現有圖像進行風格化再創作,透過 Lens 拍到的內容也能用 AI 進行編輯。這部分新功能暫時只在美國英語版的搜尋中可用,不過 Google 表示其它國家和語言很快也將加入。至於 Photos,官方只是確認了 Nano Banana 將在「幾週內」整合。具體細節有待確認,但估計應該跟保存圖片的編輯有關吧。
相關新聞報導:
4. NVIDIA 發佈全新最小型 AI 電腦 DGX Spark,售價為 $3,999
NVIDIA 的長期待機的 AI 開發者專用迷你電腦終於準備好進入市場。經過數月的預購,該公司將於 10 月 15 日(星期三)開始通過 NVIDIA.com 和選定零售商銷售 DGX Spark。此產品雖然外觀像一台緊湊型桌面電腦,但 DGX Spark 重 2.6 磅,並不適合普通消費者使用。它是一個 AI 強者,旨在幫助開發者、研究科學家和學生在本地運行先進模型。
NVIDIA 將其描述為「世界上最小的 AI 超級計算機」,並承諾在一個適合桌面的形狀中提供數據中心級別的性能。DGX Spark 的核心是 NVIDIA 的新款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這款處理器結合了一個 20 核的基於 Arm 的 Grace CPU 和一個 Blackwell GPU,該 GPU 擁有與 RTX 5070 顯示卡相同的 CUDA 核心。NVIDIA 對這一配置進行了優化,從而使得用戶能夠在不依賴遠端雲端存取的情況下,微調和運行大型模型。
GB10 能夠提供每秒高達 1,000 兆次運算的 AI 計算能力,這得益於第五代 Tensor Cores 和 FP4 支援。這個系統還具備 NVLink-C2C 互連技術,提供五倍於 PCIe Gen 5 的帶寬,這使得 CPU 和 GPU 之間能夠無縫移動數據,特別適合需要大量內存的工作負載,如模型推理、機器人模擬和生成式 AI 任務。
NVIDIA 為 DGX Spark 配備了 128GB 的 LPDDR5x 記憶體,這些記憶體在 CPU 和 GPU 之間共享,並擁有 4TB 的 NVMe 存儲空間。連接選項包括四個 USB-C 端口、Wi-Fi 7 以及 HDMI 接口。該設備運行 NVIDIA 的 DGX OS,這是一個預裝了 AI 軟件和開發工具的自定義版本 Ubuntu Linux。這使得 DGX Spark 不僅適合攜帶,還能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來運行現代 AI 推理模型。
NVIDIA 特別強調該設備與自身基礎模型的兼容性,包括用於世界建模的 Cosmos Reason 和用於機器人的 GR00T N1。開發者可以利用該系統進行這些模型的訓練、微調和部署,而無需承受雲計算的延遲或成本。該設備僅重 2.6 磅,可以使用任何牆面插座的標準電源運行。NVIDIA 設想這款設備作為本地工作站,並能輕鬆連接 DGX Cloud 或其他加速基礎設施以擴展工作負載。
不過,這份強大性能的代價不菲。NVIDIA 將 DGX Spark 的價格定在 $3,999 / 約 HK$ 31,199,但不包括當地稅費或關稅。該產品將直接從 NVIDIA 和選定的第三方合作夥伴處購買。除了 DGX Spark 外,NVIDIA 還在準備 DGX Station,這是一個全尺寸的桌面塔,搭載更強大的 GB300 Grace Blackwell Ultra 晶片。儘管價格尚未公佈,該公司計畫與華碩 (Asus)、Boxx、Dell、HP 和 Supermicro 等公司合作,在今年晚些時候發佈。
DGX Spark 和 DGX Station 的推出標誌著 NVIDIA 正在推動 AI 計算技術,使其對個別研究者和小型實驗室更具可及性。儘管 Spark 可能不適合休閒使用者,但它顯示了該公司將超級計算機級別的 AI 能力帶入桌面的願景。
相關新聞報導:
5. iPhone Air 內地 10 月 17 日預售,北上工作港人更適合購買?
iPhone Air 內地 10 月 17 日預售,北上工作港人更適合購買?
在早些時候 Apple 官方的抖音直播中,今日到訪上海的 CEO 庫克正式確認國行版 iPhone Air 將從 10 月 17 日起在內地預售,10 月 22 日正式開賣。幾乎同時,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也都宣布即將上線 eSIM 業務辦理。雖然剩下的中國電信沒有發聲,但他們之前也透露過會推動類似計畫。
不過如我們在 iPhone Air 發布時所說,內地的 eSIM 使用情況比其它 iPhone 主流市場要複雜得多。目前能用內地 eSIM 服務的 Apple 手機僅限國行 iPhone Air 這一款,外版機器由於缺少 China CI,加上辦理過程中必須綁定手機的 eID 和 IMEI,因此非國行機是無法從三大電信商那裡申請到 eSIM 號碼的。除此之外,內地 eSIM 的限制也很多,比如必須當面辦理、同部手機僅可開通 2 個國內 eSIM 號碼、每月 eSIM 開卡次數有限等等。
基於這些情況,今年內地消費者在購買 iPhone Air 時會考慮水貨的可能性估計很低。那港人買國行版呢?如果只是偶爾北上的話,建議還是使用港版加漫遊。但若是生活重心偏向內地,那入手一部國行版感覺會更省心。畢竟在支援內地 eSIM 的同時,裝置只要定位不在內地,理論上就可以啟用其它地區的 eSIM 號碼,這樣人去到哪裡就都不受影響囉。
相關新聞報導:
6.TP-Link 越級挑戰 Wi-Fi 8,預告未來 Wi-Fi 追求「超高可靠性」
Wi-Fi 7 路由器方興未艾,網絡設備巨頭 TP-Link 已將目光投向未來,於 2025 年 10 月 13 日發稿宣布成功完成了首個 Wi-Fi 8(技術標準為 802.11bn)原型設備的連接測試,為下一代無線網絡技術寫下重要的里程碑。這次測試的重點並非追求極速,而是強調「超高可靠性」(Ultra High Reliability, UHR),旨在解決現今網絡普遍存在的穩定性問題。
Wi-Fi 8 的核心:穩定性遠超速度
儘管 Wi-Fi 7 才剛進入市場,但 TP-Link 這次與業界夥伴合作的測試,成功驗證了 Wi-Fi 8 的信標(beacon)訊號及數據傳輸能力,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與過去幾代 Wi-Fi 升級專注於提升峰值速度不同,Wi-Fi 8 的核心理念是「穩定」。
根據 IEEE 的目標,Wi-Fi 8 旨在達成以下改進:
• 弱信號環境下吞吐量提升至少 25%:即使你身處家中訊號死角,也能享受更快的網速。
• 大多數用戶的延遲降低 25%:打機、視像會議的反應更即時,減少卡頓。
• 設備移動時的掉包率減少 25%:當你在家中走動時,訊號切換將更無縫,不易斷線。
Wi-Fi 8 將繼續使用 2.4GHz、5GHz 和 6GHz 頻段,最高頻寬是與 Wi-Fi 7 等同的 320MHz,峰值速度 46Gbps,但透過更佳的訊號管理和資源分配技術,如增強長距離(ELR)和分佈式資源單元(DRU),它能在真實世界的複雜環境中提供更可靠的連接。
相關新聞報導:
7.Google AI Mode 終於支援中文,同時也向更多地區開放
在 Google AI Mode 的英文版向香港用家開放一個月後,官方終於加入了繁體 / 簡體中文支援。與此同時,該服務還增加了日語、韓語、葡萄牙語等另外 30 多個語種,並擴充了包括台灣在內的 40 個全新適用地區。Google 稱更新將於未來數週內陸續在各地上線,如果暫時在你的裝置上還未看到變化的話,也不要太過心急喔。
Google AI Mode 最初於今年 5 月開始在美國試用,它能基於 Gemini AI 大模型和對用家自然語言提問的分析來給予你更合適的搜尋結果,而且支援文字、語音、圖像多模態輸入。這項功能非常適合複雜的任務,例如主題研究、詳細對比、規劃策略、多步驟教學等都是很利於其發揮的場景。在引入中文支援後,當你詢問中文世界的內容,AI 給出的回答應該會比之前僅支援英文時更為充分。
相關新聞報導:
*************************************************************************
丁部
數碼世界消息
1. Adobe Premiere登錄流動裝置
Adobe產品營銷副總裁Mike Polner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將Premiere的力量帶到創作者的指尖,讓他們能夠在簡單的環境下享受專業級的創作工具。iPhone上的Premiere使創作者能夠輕鬆地使用錄音室質量的音頻、精細的編輯工具以及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在流動裝置上製作和分享故事,這使得創作者可以隨時隨地將他們的日常變成不一樣的故事。」
Adobe Premiere的流動應用程式讓創作者能夠在多軌時間軸上精確地編輯影片、製作工作室質量的,帶有清晰配音的音訊、為影片配上完美地定時的人工智慧音效、創作獨特的內容以及運用數百萬個免費的多媒體素材。而且,創作者可以將他們的創作內容直接傳送到Premiere桌面版,這樣,他們可以在更大的屏幕上繼續進行創作。
Adobe Premiere的流動應用程式所包含的強大的編輯功能包括:
•把端到端的編輯工具帶到手機,讓創作者可以盡情發揮創意,例如無限且閃電般的多軌時間軸、4K HDR編輯、對畫框進行精確編輯、為字幕加粗或加入動畫效果、流暢和動態效果以及實時的背景移除。
•工作室質量的人工智慧音頻工具,包括增強語音從而製作清晰明亮的旁白以及在完美的時機加入生成的聲音效果。
•使用Adobe的商業安全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去生成獨特的資產 – 包括人工智慧所生成的貼紙、無縫地延伸背景、以圖片製作影片。
•應用程式專為 iOS 作業系統而開發,其響應快速、簡單的媒體管理、並提供無干擾、無水印的編輯體驗。
•龐大的免費創意素材庫,包括數百万種貼紙、圖片、Adobe字體和免版稅的音樂曲目。
•一鍵匯出自各大社交媒體,包括TikTok、YouTube Shorts、Instagram等,能夠為每個社交平台調整視頻尺寸,並能夠將影片的主要部份保持在畫框中。
•免費的流動應用程式,所有視頻編輯的必需功能都是免費提供,並提供升級選項,可用於其他生成點數和儲存。
iPhone上的Adobe Premiere現已在全球的Apple App Store上架,而其Android版本則正在開發中。
資料來源:
https://blog.adobe.com/en/publish/2025/09/30/now-available-adobe-premiere-iphone-brings-pro-quality-video-editing-creators
https://news.adobe.com/news/2025/09/adobe-premiere-now-delivers-fast-pro-quality-video-editing-mobile
2. Android上的Chrome現在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把網頁內容轉化為一段播客
Android上的Chrome一直都可以透過輔助使用的功能,讓Chrome把網頁內的內容朗讀出來。
不過在最近,Android上的Chrome得到了一項由人工智慧所推動的新功能,該功能運用人工智慧從網頁中總結內容,並生成一段類似播客的語音。
Android Authority的成員Mishaal Rahman是在Android上的Chrome穩定版,版本140.0.7339.124上找到該項功能。這代表著該功能已經在Android上的Chrome的穩定版上推出。其實,該功能之前曾在Chrome Canary以及Android上的Chrome的beta版本上進行過測試。
使用者若要嘗試這項功能,他們可先在Android上的Chrome打開任何一個網頁,之後,點擊右上角的更多按扭,並選擇聆聽這個網頁(Listen to this page),在這裏,使用者可以找到人工智慧朗讀網頁內容的功能的開關。當使用者啟動了該項功能後,人工智慧便會以兩個虛擬主持互動的形式,將人工智慧從網頁中所總結的內容朗讀出來。
資料來源:
https://www.androidauthority.com/google-chrome-android-audio-overviews-rollout-3599751/
在不久前,Brave搜尋器推出了名為「詢問Brave」(Ask Brave)的人工智慧功能。根據官方的介紹,「詢問Brave」是一個整合了搜尋和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平台。使用者可以在Brave搜尋器的首頁或Brave搜尋器的搜尋結果頂部找到「詢問Brave」的功能。「詢問Brave」的功能是免費的,且支援任何網頁瀏覽器和作業系統。
Brave表示,以往使用者可能需要根據他們當前的情況,去決定使用傳統的搜尋器,還是使用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而Brave則將兩者的優點整合成為「詢問Brave」。
Brave搜尋器上加入由人工智慧所提供的答案並非一件新的事情,事實上,Brave搜尋器早在2023年3月發佈了「詢問Brave」的第一個版本,稱為Summarizer。「詢問Brave」之前被稱為由人工智慧提供解答(Answer with AI),每天向用戶提供1500萬個答案。之前的由人工智慧提供解答(Answer with AI)的重點在於向使用者快速地提供答案,而「詢問Brave」,會向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查詢結果,使用者可以根據「詢問Brave」的查詢結果,提出進一步的查詢。由「詢問Brave」所提供的答案,總是基於網絡上的資訊,這代表著有較低的機率人工智慧會出現幻覺或提供不相關的資訊。
根據Brave對使用者的隱私的承諾,使用者向「詢問Brave」提出的問題,以及使用者與人工智慧之間的對話永遠不會被用於人工智慧的訓練。使用者與人工智慧之間的聊天是被加密的,而且是暫時性儲存的,在默認情況下,在非活躍的24小時後,該對話的階段便會到期。Brave不會保留使用者的IP地址。
資料來源:
https://brave.com/blog/ask-brave/
4. LinkedIn將會使用更多地區的用戶數據去訓練人工智慧
從2025年11月3日開始,LinkedIn將會開始使用某些地區的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去訓練其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在該日期前,這僅限於美國以及部份其他市場。上述變更是在LinkedIn的生成式人工智慧FAQ頁面中被提及。除非使用者主動退出該計劃,否則,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將會自動被用作LinkedIn的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
根據LinkedIn的FAQ頁面,他們會收集以下類型的數據:
•您的帳戶資訊
•您的名字
•電子郵件地址
• 登錄資訊
•兩步驟驗證資訊
•付款資訊(用於付費服務)
•訂閱資訊
•使用者所選擇的語言
除此之外,LinkedIn還可能使用與服務相關的數據,例如IP地址、設備ID、用戶代理、位置數據、網頁瀏覽器類型、版本、作業系統、平台以及其他通過Cookie或類似技術所收集的識別訊息。
LinkedIn使用者若果不想他們的個人資訊被用作人工智慧訓練之用,他們可以關閉相關選項:
1 打開LinkedIn網頁
2 登入帳戶
3 在頂部,點擊我>設定和隱私
4 進入數據隱私的頁面
5 選擇數據用於改善生成式人工智慧
6 把「將我的數據用於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的選項設為關閉
資料來源:
Perplexity日前發佈電郵助理(Email Assistant),電郵助理為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帶來一個強大的個人助理,它能夠根據使用者收件箱的情況採取行動。目前,該項服務只供Perplexity Max的訂閱用戶所使用。
電郵助理能夠通過使用者的手機或電腦,直接與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帳戶連接。
電郵助理會學習使用者的溝通風格,以及事情對於使用者的重要性。電郵助理能夠根據使用者的文筆風格去起草電郵,並會根據使用者的日曆喜好設定向使用者建議行程時間,這能夠節省使用者花費在日常任務的時間。
Perplexity表示,電郵助理是很安全的,在默認情況下,電郵助理符合SOC 2和GDPR的標準,並且不會以使用者的數據作訓練之用。
除了上述的電郵助理,Perplexity在最近也將人工智慧網頁瀏覽器Comet免費向所有用戶開放。
Perplexity最早是在本年七月九日,以有限度開放的形式,發佈了人工智慧網頁瀏覽器Comet。Perplexity表示,自那時起,有過百萬個使用者在等候清單中登記輪候被Perplexity邀請成為人工智慧網頁瀏覽器Comet的使用者。
Perplexity在最近宣佈,他們希望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使用他們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網頁瀏覽器Comet,因此,他們決定讓Comet供所有使用者免費下載,想下載的使用者,可以前往官方網站的下載頁面https://www.perplexity.ai/comet。
資料來源:
https://www.perplexity.ai/hub/blog/a-personal-assistant-for-your-inbox
https://www.perplexity.ai/hub/blog/comet-is-now-available-to-everyone-worldwide
Meta公司日前宣布,WhatsApp Messenger現在可以在聊天對話中對訊息進行翻譯,而翻譯是在本機上進行的。
Android的使用者若要使用這項功能,他們需要長按一段訊息,然後點擊頂部的三點菜單,然後選擇下載該語言的數據。之後,點擊翻譯的選項,系統便會顯示翻譯後的訊息。如果使用者要查看訊息的原始內容,他們需要再次點擊三點菜單,然後選擇「刪除翻譯」的選項。Android用戶可以使用檢視翻譯(view translation)的選項,自動將整個聊天對話的內容進行翻譯,而這個功能也會自動翻譯日後所接收到的訊息。
而iOS的使用者若要使用這項功能,他們則需要長按一段訊息,接著選擇更多>翻譯。在這裏可以選擇翻譯的原始語言或目標語言。完成上述的選擇後,系統可能會提示使用者下載相關語言的數據。使用者可以在設置>翻譯>下載的語言的頁面,管理已安裝的語言。
Android上的WhatsApp支援以下這六種語言的翻譯:英語,西班牙語,印地語,葡萄牙語,俄語和阿拉伯語。
iOS上的WhatsApp支援20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包括:
■阿拉伯語
■荷蘭語
■英語(英國)
■英語(美國)
■法語(法國)
■德語(德國)
■印地語
■印尼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
■日語
■韓語
■普通話(中國)
■普通話(台灣)
■波蘭語
■葡萄牙語(巴西)
■俄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
■泰語
■土耳其語
■烏克蘭語
■越南語
資料來源:
https://www.ghacks.net/2025/09/24/whatsapp-can-now-translate-messages-in-chats/
*********************************************************************
好了,這一期的無障礙數碼科技通訊要和大家說再見,多謝大家的支持。
*********************************************************************
編輯小組 :
葉俊賢 (項目助理)
黃志威 (會員)
鍾智明 (會員)
聲明:本通訊內容所提及的産品及其銷售或代理商,與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及編輯團隊無利益關係。
=============================================================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版權聲明:本會乃此通訊的版權擁有者,絕不容許由第三方定期傳閱或複製通訊。本 會只容許個別文章(包括資料來源,通訊訂閱詳情和網址)或個別期數的通訊(包括這個聲明)可傳達到個人或群組,但必須明確地向接收者表明如要獲得定期的通訊,必須向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個別 訂閱。有關文章複製、稿件或其他版權方面的查詢,請電郵至 enewsletter@hkbu.org.hk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為有限公司註冊的慈善團體」
=============================================================







